顯示具有 環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環測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2009/2/21 教學大樓 等電梯時間權重量測

使用者起始位置(樓):1樓

電梯起始位置(樓):
耗時:
電梯起始位置(樓):2 -> 8 -> 1
耗時:55.6 s
電梯起始位置(樓):3 -> 8 -> 1
耗時:50.2 s
電梯起始位置(樓):4 -> 8 -> 1
耗時:45 s
電梯起始位置(樓):5 -> 8 -> 1
耗時: 51.1 s
電梯起始位置(樓):6 -> 8 -> 1
耗時:42.6 s
電梯起始位置(樓):7 -> 8 -> 1
耗時:37.8 s
電梯起始位置(樓):8 -> 1
耗時:24.3 s
電梯起始位置(樓):7 -> 1
耗時:23 s
電梯起始位置(樓):6 -> 1
耗時:19.7 s
電梯起始位置(樓):5 -> 1
耗時:19.6 s
電梯起始位置(樓):4 -> 1
耗時:16.4 s
電梯起始位置(樓):3 -> 1
耗時:12.5 s
電梯起始位置(樓):2 -> 1
耗時:12.8 s
平均 31.5 s = 58(按比例分配)

走一層樓梯時間: 18.0 s = 31(按比例分配)

電梯移動一層樓時間: 8 s = 11(按比例分配)

一到三樓走樓梯 費時:31*2 = 61 電梯 費時:11*2 + 58 = 80
一到四樓走樓梯 費時:31*3 = 93 電梯 費時:11*3 + 58 = 91
一到五樓走樓梯 費時:31*4 = 124 電梯 費時:11*4 + 58 = 102
一到六樓走樓梯 費時:31*5 = 155 電梯 費時:11*5 + 58 = 113
一到七樓走樓梯 費時:31*6 = 186 電梯 費時:15*6 + 58 = 148
一到八樓走樓梯 費時:31*7 = 217 電梯 費時:15*7 + 58 = 163

使用教學大樓的電梯數據與電學大樓的樓梯數據,所推出的結果較符合使用者習慣,四樓以上(包含四樓)以搭乘電梯為主,四樓以下走樓梯較佳。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2009/2/18 等電梯時間權重量測

使用者起始位置(樓):1樓

電梯起始位置(樓):
耗時:
電梯起始位置(樓):2 -> 8 -> 1
耗時:83.7 s
電梯起始位置(樓):3 -> 8 -> 1
耗時:97.3 s
電梯起始位置(樓):4 -> 8 -> 1
耗時:72.1 s
電梯起始位置(樓):5 -> 8 -> 1
耗時: 77.9 s
電梯起始位置(樓):6 -> 8 -> 1
耗時:52.3 s
電梯起始位置(樓):7 -> 8 -> 1
耗時:68 s
電梯起始位置(樓):8 -> 1
耗時:29.3 s
電梯起始位置(樓):7 -> 1
耗時:29.5 s
電梯起始位置(樓):6 -> 1
耗時:40.8 s
電梯起始位置(樓):5 -> 1
耗時:31.7 s
電梯起始位置(樓):4 -> 1
耗時:16.8 s
電梯起始位置(樓):3 -> 1
耗時:13.7 s
電梯起始位置(樓):2 -> 1
耗時:9.4 s
平均 47.8 s = 90(按比例分配)

走一層樓梯時間: 18.0 s = 31(按比例分配)

電梯移動一層樓時間: 10 s = 15(按比例分配)

一到五樓走樓梯 費時:31*4 = 124 電梯 費時:15*4 + 90 = 150
一到六樓走樓梯 費時:31*5 = 155 電梯 費時:15*5 + 90 = 165
一到七樓走樓梯 費時:31*6 = 186 電梯 費時:15*6 + 90 = 180
一到八樓走樓梯 費時:31*7 = 217 電梯 費時:15*7 + 90 = 195

由以上數據推得,若七樓以下是以行走樓梯方式較為省時,但七樓以上則以搭乘電梯較省時。
所以,若依照時間做為權重的方式,會與使用者習慣不太符合,一般而言若是從一樓要到四樓以上多半是以搭電梯的方式。
這部分要再討論看看。
兩位也想想看這要怎麼解決。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2009/2/12電學大樓環境探勘

2009/ 2/12星期(四)
第一次的實驗動工
這次主要是電學大樓1~5樓的環境測試




這是電學左側小門 ↑
住良善樓的我都是從這邊進去上課的



右側小門↑,唯獨這邊有殘障步道可以進到本棟大樓
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大門不過我忘了拍 哈^^


首先,認真的閱讀本棟大樓的環境
桌上這一張張的平面環境圖,是事先向學校申請來的,有的人或許會說何必這麼麻煩呢?電梯外不是就有了嗎?不過因為這個實驗主要是,設計出更符合精障患者所使用的系統,因此如果有更詳細的建築平面圖,想必可以更仔細的去評估環境,更方便的找出要注意的事項。



開始動手標示可能要注意的地方,畫~畫~~畫~~~了很就後發現,這棟建築物太有想法了,不像一般格局方正的大樓,很多隱形空間(如茶水間、小轉角等)實在是太多了,因此不如拿著圖沿路探險去吧!!



第一個難題馬上出現了,樓梯到底是要設一個點還是兩個點勒?!因為這個樓梯很特別喔,有注意到上下樓的區段中間有一小段的直線嗎?因此小小猶豫了一下,不過目前暫訂是設成一個點,因為他有點不一樣可能會有我們異想不到的差異,都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這是在....................在確認我們在哪裡啦!!
因為走來走去的,都快要分不出來東西南北是在地圖的哪端了。
休息一下 ,終於測完了
開心的 笑ing
又陷入深思,是不是哪裡有問題阿
噓~~給你們偷偷看幾眼,這是機密平面圖喔


臉怎麼臭臭的,喔~~因為五層樓的點加起來再放入矩陣=天文數字
所以決定把實驗暫時簡化,圈出較明顯的標的點。
心得:
這次主要是將建築物的每個轉角點、分岔點等做出標的點,以及測量出點與點之間的距離,還有上下樓的時間,以及電梯的時間等,不過我是覺得電學大樓比起其他大樓來說,真的很不好測量,四樓以上還算可以格局相似,但是一到三樓就讓人感到非常頭痛,尤其是一樓空間較為廣闊所以點位很難清楚的標明,從正門直視內部無法清楚的知道電梯的所在位置,因為剛好在牆面後方,如果沒有來過應該無法一眼看穿,所以很難由這個方向表示出電梯位置,另外就是在殘障步道的部分,所以如果要使用輪椅才能進入本大樓,唯一的進出口就謹剩右側小門。在二、三樓(好像,有點忘了.......)有一個很大的圓柱,使得原來點與點之間的直線,變成無法直接連線,初步暫時只能多增加點拉出延長線,盡可能構成多邊行(這段有人看的懂我在打啥嗎..........汗),然後關於電梯的部分,需要考慮的部分可能還有很多,除了等電梯(有點難估計,因為一般電梯都會上到最高樓處再向下,但此趟上到最高樓有可能是十多樓,也有可能是到三樓就向下,是個未知數電梯門開關(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話,如果遇到某樓層剛好在搬貨,像是電腦教室重新佈置,就會有開延長無上限的狀況)還有就是搭電梯的人數多寡外(這也很難說,有時候一批人可能同時出電梯,有時是分開出電梯,這樣的話好像也是有點難抓時間點齁),所以真的電梯我看是要好好的給他抓來研討研討一下了。

2009年2月13日 星期五

量測權重部分

兩位!電梯還需要考慮等電梯跟電梯門開關還有就是搭電梯的人數多寡,以上這些是我們在量測時疏忽的地方,所以,要再重新量測。
約個時間吧!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電學大樓環測

兩位,我們要在寒假時間挑一天把電學大樓一到五樓的環境量測一下,就是要記錄頂點跟各頂點間的權重。我們要先試試看能不能分出電梯跟樓梯的路徑不同。
討論一下看要什麼時候來學校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