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劉璦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劉璦菁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

閱讀"以Zigbee實現發展遲緩兒童如廁訓練應用"

研究專題時,學長有跟我們提過,
以後要在成品中加入ZigBee環境感測技術,
那時候就看到實驗室有一本相關資料有稍微翻了一下,
但是不太知道他的功能,
雖然在三創比賽的時候已經碰過Zigbee的模組,
得知可用來感測溫度、濕氣以及感光度,
未來我們的系統也可藉由ZigBee做環境的感測,調整路徑避開危險地段。
但藉由此報告,才對ZigBee的資訊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項新的傳輸技術應用,可藉由ZigBee技術與環境做結合增加人類生活的便利性。

ZigBee是一項新的技術,大部分的人對此尚未熟悉,
網路上對這方面的資訊似乎也不多,
但由於文中有提到藍芽與ZigBee的比較,
其中提到ZigBee的成本低所指的是價錢低嗎!
據我所知藍芽模組一個只需花二到三百元的價錢購買,
所以想知道ZigBee所指的成本低是為何?
另外關於報告的主題,
利用科技的輔助來讓遲緩兒童做如廁訓練,
這個構想很特別也真的很棒,
不但可以減輕老師及家長的壓力,也可由此訓練增加兒童使用者的信心。
不過此計畫的執必會遇到許多的困難,畢竟兒童才是系統的使用者,
輔具的損壞保養與維修,由於對未知的變因很多,克服這些變因才能使系統更加完善。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閱讀 "應用RFID實現精障者工作辨識"心得

在文章中的序論提到,科技始於人性,
如何讓科技的力量注入到身心障礙者的生活中與工作,
是值得省思的課題,
使用科技輔助認知障礙者就業
是這篇報告的主旨。

文獻中將所用到的技術都做了很詳細的介紹
RFID與演算法部分說明的很仔細,
可以看出寫這份報告的同學,很了解這部份的演算法,
不過建議解釋技術的部份,可以在簡潔有力一些,
或許可以使用條列方式成呈現更能清楚解釋。
另外,對RFID的歷史、未來發展說明,以及其應用都有詳細說明,
舉例一些應用在生活上的例子,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不斷利用實驗的方式來改進工作提醒的順序以及次數,
不但可以增加系統的準確性,
再者,可以利用使用者親自使用後的經驗
來改善設計出更友善的系統,
不錯的方式,希望也可以利用在室內導航系統測試上。

整體而言,在撰寫的報告中,
不難發現,這組的同學在技術方面做得很多的功課,
雖然說還在未成熟階段,可是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成果,
大家都要繼續加油!
能夠在工作提醒上輔助認知障礙者,
將可以提升他們在工作上的機會,增加他們的信心。

閱讀新式認知障礙室內導航系統期中報告

具有『多點出發/走失返回/使命必達』功能的
新式認知障礙者室內導航系統

根據統計指出,台灣有一百多萬國民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其中有30%與認知障礙有關,
而身心障礙者生活中需使用輔具者僅占38.52%。
根據這些資料,可以發現認知障礙者也是個不可乎視的族群

強調認知障礙者是不可忽視的族群的佐證是否不足夠,
我覺得相關資料可以再多提供一些。

摘要中可以很清楚的讓讀者知道這篇文章要傳達什麼資訊給讀者。
通常讀者在閱讀文章之前會先去看摘要,
若摘要能夠把握住整篇文章的重點且吸引力強,就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在研究目的中提到『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這些科技產品是否顧及所有人類?
這一段話值得我們所有人去思考,到底科技的定位有沒有建立在所有人類,
文中也提供了一些關於認知障礙者在工作上面的困難與社會的疏離感等相關問題,
造成他們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因此我們才希望可以提供人性化的輔具供認知障礙者使用,
改善整個社會中的一些不平衡點,提升科技對我們所有人類的價值。

看完這篇論文,由於對於藍芽的介紹很清楚,給讀者對藍芽的相關資訊有更多的了解,
也有助於我們這一組的專題,因為目前我們這一組已完成路徑選配的系統,接著要加入藍芽模組語系統搭配,這篇論文可以當作參考的相關資訊。整體上,對於系統的論敘的很棒、有條理,但是新式室內導航系統的架構,是建立在學長原本的室內導航系統上增加了兩個新的功能,
我認為應該提供更多關於這兩個新功能的相關資訊,證明新的室內導航優於原本的系統,
提供讀者兩者的差異性,而不是只是增加了兩個功能。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論文閱讀心得

  世界人口數不斷增加,從1800年的十億人口到現在全世界超過70億的人口,且跟著科技的腳步醫療技術也逐漸進步,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逐年增加,如美國、日本一些先進國家預測在203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將佔全國人口數的20%~30%,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即使醫療技術在先進,人體機能仍然是會隨著老化而慢慢衰退變差,多數老年人受到病痛的影響而沒辦法行動自如,為了能夠幫助這些因為老化、身心障礙者在生活上能夠更好,近年來,先進的科技電腦、機器人、通信、微型感測器等帶給我們照顧型智慧設計與嵌入式技術環境,因此許多學者藉由此開始研究輔助科技,該如何利用科技輔具來幫助他們,傳統的輔具無法真正的體恤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方便,智慧型系統被設計出來的目的原本就是幫助我們能夠有更美好的生活,而輔具科技的設計更希望能夠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更輕鬆自在。
  開發輔助科技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文中提到的"smart home",對於家中老人和小孩的照顧可以隨時隨地的透過系統的輔助讓遠端的家人或者醫療團隊在第一時間掌控情況,利用PDA或者手機使用無線網路連線監控家中畫面,這是一個不錯的輔助科技,避免家中發生一些無法挽回的意外。
  利用輔具提升身心障礙者的身心靈,彌補他們較為不足的能力,拉近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人的距離,重回互相平等的地位,這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看這篇論文時才發現自己的英文真的很爛,很多句子都看不太懂,都只看的懂部分單字去猜整句的意思,看來加強英文也是我現在努力的目標。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劉熊熊:專題生讀書作業(3月份)

Web2.0行動科學的目的在於營造一個學習的歷程,算是一個讓參與者共同投入批判和探究自身社會實踐的歷程。透過此實驗的學習歷程,參與者可以發展新的學習方式,在本文中研究方法使用行動科學的方式來進行,一方面希望在行動研究的同時我們可以從中了解使用者所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我們替使用者做決定,另一方面利用行動科學與資訊技術和社會服務做結合,賦予非營利組織網路應用賦予新的生命。

現階段網路的發達,許多事情皆可透過網路技術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網路快速、便利、低成本的關係,許多企業都開始以資訊網路做為營運方法,Web2.0將資訊操作與維護管理的平民化,使得過去網路技術在過度仰賴資訊專業人員高度技術導向的工作,開始可以被一般非專業技術領域的人員操作使用,有效的提升網路資訊分享的機會。也減少了網路傳媒的經營成本,而過去的網路因高技術門檻的限制也造成網路無法被廣泛的使用,藉由Web2.0的推出,網路開始被大眾廣泛使用,一般使用者可以藉由簡單的操作模式來管理網路。過去,非營利組織在社會服務助人的工作中,將大多數的人力與資源投入在第一線助人工作之上,無法應付補助單位的管理需求所衍生的工作紀錄資料系統,影響到助人者的工作效率,助人工作者對於一些知識和助人經驗的交流也受到限制而無法即時的與其他助人工作者分享。藉由網路資源的投入,利用Web2.0將操作平民化的資訊技術應用在助人工作上,本論文利用Web2.0的技術將租屋資訊與網路地圖做結合,是用租屋資料和Web2.0地圖API工具與AJAX技術為基礎,與非營利租屋服務組織崔媽媽基金會合作,導入網路商務的租屋系統架構,取代過去以勞力密集的工作方式,不僅幫助非營利組織在人力資源不足的壓力下得到紓解,也利用網路技術將租屋訊息傳達給大眾,欲租屋者可在網路上搜尋依個人需求與喜好配對合適的租屋資訊。除此之外,也利用的網路來增加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與意願。

我現在住的家是從我小時候就開始住到現在,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過要搬家的想法,所以上網不會去特別去連到有關租屋相關資訊的網頁,想說要租屋的話就去找房屋仲介就好了,以前的人買屋賣屋也幾乎都是交給房屋仲介者來處理。但最近幾年,因為網路的發達,許多資料可以藉由網路讓世界各地的人看見,透過網路,欲租屋者可由崔媽媽租屋網上的租屋資訊先行看屋,且運用網路地圖可讓欲租屋者能夠更了解房屋附近路況的資料,讓買屋租屋不再只被局限於地區性。

在看這篇論文之前,其實我不知道有崔媽媽租屋網,所以我上網搜尋了一下有關租屋網的資訊,把崔媽媽租屋網的網站和其他租屋網比較了一下,雖然說介面上、功能上差異性不大,許多關於購屋者與賣屋者的相關條件與資料再租屋網上面都有,但是崔媽媽最不同的是它並非營利事業網站,它是一個以助人為主要目的非營利組織租屋網,並不是以營利事業賺錢為目的,發現崔媽媽租屋網的網站內不是只有租屋招租而已,還有專門協助身心障礙者找屋、租屋、搬家等,或者考慮到弱勢團體租屋的不便,崔媽媽提供免費的租屋資訊以及社會福利服務的專業協助,有了網路的加入,使得崔媽媽基金會更能有效的幫助協助弱勢團體解決問題,譬如崔媽媽崔媽媽租屋網有一個控管非常嚴厲的搬家業者服務系統,崔媽媽在網頁裡提供優良搬家業者介紹,並以價格優惠與基金補助等經濟扶助方式來協助弱勢朋友們完成搬遷。

社會上的弱勢團體需要許多的協助,其實在很多非營利組織裡頭都有在替弱勢團體服務,關懷社會邊緣人物使他們受到溫暖,崔媽媽租屋網秉持助人的意念一路從無到有,相信受到它們關懷的人有很多,希望哪一天我也能盡到我的力量來幫助弱勢團體。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社區精神康復之會所模式實務交流言討會 心得

本來以為這是一場研講活動,沒想到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這次參加的活動感覺是在當被分享人,會所想把他們的喜悅分享給我們知道,今天我最大的領悟是:精神障礙者雖然生過病但他們仍是人,需要人的尊重與關懷。從前我給他們太多的異樣眼光,我或許就是王增勇老 師所說得那類人,害怕與他們相處的人,所以我沒有跟他們相處過,但今天我對精神障礙者的錯誤觀念可以說被完全瓦解掉了,我重新認識精神障礙者,精障者只是 因為生病的關係在精神方面可能比正常人來的不穩定些,但其實與正常人沒什麼差別,應該說只要是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是需要被尊重與關心的,所謂的人道精 神,失去應有的尊重,對精障者的病情只會換來更惡化的情況。以前不是把患者帶到療養院修養,就是關在家裏不讓患者出門,不斷的靠藥物來治療。第一次聽到會 所模式由那麼開放的方式來對待神障礙者,他們是真正的與精神障礙者做朋友然後去關心他們,使用共同完成在會所裡的工作的方法讓精神障礙者開始有能力對自 己、對他人甚至對社會有所貢獻,精障者除了可以在會所裡找回他們失去的自信也在會所裡學會許多關於與人相處的方式,這樣的方式對待精神障礙者的幫助更能讓 他們提早恢復。

藉 由這次的活動第一次與精神障礙者這麼近的接觸,看他們就像小朋友一樣在台上無憂無慮跳舞、唱歌,用心感受他們的快樂,我的心也跟著放鬆享受他們的表演,他 們的純真是我們所沒有的,我甚至在想上一次讓我那麼開心的笑是什麼時候,開始羨慕起在會所裡的所有人,工作人員也不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無形中與精神障者 互相學習。

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

劉熊熊的功課表


下午幾乎都是滿堂的
這學期很認真的在修大一的課
不是因為被當掉~我是初修